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杜宗象墓志铭宣和元年二月 北宋 · 杜公力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四、《匋斋藏石记》卷四○
公讳宗象,字仲祖
曾祖审进,保平、静江军节度使,赠太师京兆郡
祖彦钧,安化军节度使
父赞文,内殿承制
母李氏,旌德县太君
初,承制公捐馆,夫人上言,以公昭皇后之裔,愿世其禄,朝廷悯之,授公三班借职
历监西京都亭驿礼宾院三泉县商税,以课息羡溢,特转一官,充并州阳兴寨兵马监押嘉、眉州巡检
集贤校理刁约知公才,辟监韶州永通监,鼓铸增倍,优被赏典。
秘阁校理李綖闻公名,辟句当卫州淇水第二监,后为寿州城南门外都巡检使兼守把浮桥催纲,尉氏县兵马都监永兴军奉天县兵马都监
元丰中特差充信州兵马都监
公从仕三十馀年,自三班借职,十四迁至左藏库副使历官无玷累,而所至有治绩。
事亲笃于孝,而训子以义方,姻睦称于宗族,信义施于僚友,节行著于乡党,才美闻于缙绅。
伟哉!
公以二子登朝,屡膺褒典,累赠至左屯卫大将军,会改官制,换赠武功大夫
自非善庆之积,畴克至此!
公首娶林氏,次娶王氏,后娶王氏,并追封太令人。
四男:轸,见武翼大夫致仕;
亢,故供备库副使、知孚州军州事;
宿、奎早亡。
三女:长适故内殿崇班张太初,次适武翼郎史绅,次适故敦武郎李仝
孙六人:翰早亡,翱、翔并承节郎,必强早亡,必简承信郎
孙女一人,适贡士李扬休。
公以元丰六年十月初九日以疾终于信州官舍,享年六十六,权厝京城之东。
后三十五年,嗣子轸卜重和二年二月十四日,举祖妣之柩归葬于河南府洛阳县贤相乡双洛原,祔京兆郡之茔。
公力备闻伯父之遗美,见委以铭,义不当辞。
铭曰:
仕之克勤,宠加于身。
善积诸己,庆贻后人。
褒赠屡锡,佳城维新。
其与嵩洛,万古不泯。
五泄留题集叙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五
佳山水如王佐才,可就不可致。
天秘未籥,隐德弗耀,非胸中丘壑,扪萝陟险,履嵚蹈𡼭,极幽邃,穷遐隐,何以发奇怪之蕴?
暨阳五泄,越绝佳处,相攸者默,唐僧也,编茨拾橡,不啻大厦广居,食前方丈
洞山诸老崭然见头角,自是始有五泄之名,喧传浙东西。
由唐而宋,名胜接武。
把麾而至者,自集贤校理刁约始,所谓「近模雁宕形容小,远较庐山气势高」,乃其诗也。
持节而至者,自尚书主客杨杰始,则曰:「堪笑兴公游未到,都将佳语赋天台」。
自是枵岩虚窦,嵌石倒涧,奇咏芳什,翰墨相照映,往往蚀苔藓,著薜荔,日远日益漫。
某人萃而裒之,欲锓诸梓,示游观者,使其新思油然而作。
然后窥五汲,问两源,濯县水,蹑飞磴,袭诸贤逸迹,钉两公旧题,援毫而赋,赋罢而歌,勺泉以酹此山之灵,而勒回俗驾,或未已也。
刁景纯1077年 北宋 · 苏轼
 押皓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读书想前辈,每恨生不早。
纷纷少年场,犹得见此老。
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
直从毫末中,自养到合抱。
宏才乏近用,千岁自枯倒。
文章馀正始,风节贯华皓。
平生为人尔,自为薄如缟。
是非虽难齐,反覆看愈好。
前年旅吴越,把酒庆寿考。
扣门无晨夜,百过迹未扫。
但知德公,未省厌丘嫂
别时公八十,后会知难保。
昨日故人书,连年丧翁媪景纯妻先亡。)
伤心范桥水,漾漾舞寒藻
华堂不见人,瘦马空恋皂
我欲江东去,匏樽酌行潦。
镜湖贺监,恸哭稽山道。
忍见万松冈,荒池没秋草。
刁景纯(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七
旧诗过烦镌刻,及墨竹桥字,并蒙寄惠,感愧兼集。
吴兴自晋以来,贤守风流相望,而不肖独以罪去,垢累溪山。
景纯相爱之深,特与洗饰,此意何可忘耶?
在郡虽不久,亦作诗数十首,久皆忘之。
独忆四首,录呈,为一笑。
耘老病而贫,必赐清顾,幸甚。
杨忞医士贮春卷 明 · 倪岳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白玉桥东迥绝尘,小轩深贮十分春。
药阑雨足参苓茂,花径风恬杞菊新。
刁约未归仍有坞,苏耽如在岂无邻。
满怀拍拍皆生意,何用悬壶寄此身。
戏改杜赠郑广文 北宋 · 王洙
五言绝句 押祃韵
景纯过官舍,走马不曾下。
蓦地趁朝归,便遭官长骂宋刘攽中山诗话》 《中山诗话》:刁景纯有见无类,必往复,归每至三鼓。宋祁判馆,集僚属,而刁或连日不赴,因邀而谯让之。王原叔戏改杜赠郑广文云云。)
故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枢密使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吏部侍郎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一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赠太保中书令文康王公神道碑铭(并序景祐三年1035年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景祐元年秋八月壬戌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公薨于位,天子震悼。
翌日,临其丧,废朝三日。
以太保、中书令告其第,命鸿胪内侍通治丧事,赙物恤孤,卒用其加等。
礼官考行,谥曰文康
即以其年十月,葬河南府河南县洛苑乡魏封原,举二夫人祔焉。
公讳曙,字晦叔,其先太原人
始,王氏居太原,为著姓,其后有徙西河者。
公之先君,能传其世系之所从,实隋世文中子之弟绩之后。
绩号东皋子,东皋而下,间有儒者,然不大显,亦未尝去河汾。
经乱亡,其谱不复贯叙,故后世唯祖东皋子
至公始葬先君河南,今遂为河南人
曾祖杰,祖崇,生兵间,以义勇自许。
河东大将周德威闻其名,召补裨校。
德威后帅燕军,以战死。
失知己,功业不著,以寿终。
景纯,少客燕地,感家世儒者,不当用材武进
乃南游嵩洛,得左嵩谭用之者为之友,寖以文称。
太原,至境上,时刘氏方据其地,叹曰:「天下将定,以区区一方支天下兵,此危国也」。
遂不入,止上党,帅延致幕府
府罢,不复作吏,购四方书,或手抄之。
晚年,书数千卷。
端拱中,终京师
及公之贵,追荣三代,曾祖太傅,曾祖妣张氏韩国太夫人
太师,祖妣阎氏齐国太夫人
太师尚书令,妣祁氏鲁国太夫人
公少举进士淳化三年上第。
释褐河南府巩县主簿,再调定国军节度推官
咸平中,天子用古科目考方闻之士,工部尚书赵公昌言举公贤良方正,试入等,授著作佐郎,出知明州定海县
代还,为群牧判官,赐五品服,迁太常丞
受诏脩《传灯录》,判三司凭由勾簿司,考发开封贡士
坐失实,出监庐州茶税。
东封加恩,迁博士通判陈州
未至任,诏还,豫脩《册府元龟》,以工部员外郎龙图阁待制,赐三品服。
从祀汾阴,迁工部郎中,改右谏议大夫河北转运使
部吏受赇失举,劾罢,知寿州,改淮南运使
归朝,勾当三班院纠察在京刑狱权开封府事。
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开封府日保任掾吏犯法,降授左司郎中
寻复谏议大夫,召为给事中太子宾客
天禧三年,同知礼部贡举,所诎士或倡言被抑,无行者从而哗之,不复辨状,降为谏议大夫
俄复给事中同知通进银台司、门下封驳事,兼群牧使
四年,寇莱公被罪,坐姻累罢学士,知汝州
乾兴元年,犹以前坐责授郢州团练副使
天圣元年,起为光禄卿、知襄州
二年,再知汝州
四年,复给事中、知潞州
六年,迁工部侍郎,知河南府,移永兴军
七年,入为御史中丞理检使
七月,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
明道元年六月,朝,入殿庐,未及对,以疾还第,即上章求解政事。
七月,授户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知陕州
是冬改元推恩,迁吏部
二年夏,徙知河阳
,再知河南府
十一月被召,加检校太傅,充枢密使
明年七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未几疡发,下乎浸淫,以至大病,享年七十二。
公幼得先公所聚书,读之,至《周官》、《春秋》,尤极其义,故为文章,必本制度,临政长于断事
虽天性通悟,发为事业,迹其源流,盖有助焉。
景德中,天子尝命近臣修书,时杨文公在翰林,公止太常属丞,制以二公并命。
论者以材名等夷,非复爵位差降也
临益部日,会岁饥,众心颇摇。
公曰:「往时蜀扰,非有豪杰为倡先,特以攘寇不息,驱而合之,浸大耳。
今欲制其前,莫若禁盗」。
于是严盗法,犯者一切皆死。
出金谷募告者,又俾爪牙吏摘其囊橐画谋者,久必就拘,或示惨刑,人股栗,岁中遂无盗。
然用他法皆宽平,诖误多贷免。
尝有卒夜告其军将乱,公覆状,立辨其伪,斩之,军士皆感泣。
蜀旧以季春粜廪粟以济民,言利者增其直,公抗奏复旧,著为定制。
先是,礼部尚书张公咏再守成都人怀之,以为后无继者。
及公去,遂有「前张后王」之谚。
其临他郡,则因其俗而治之,施其术若无穷,然使人爱之,如蜀人为尤重。
狱讼无细大,必精意处之。
上党有杀人者,公察情非是,面讯其状。
其人以为不得真杀人者,已无免理,卒不自明。
僚吏亦言不足疑。
公密以物色,捕杀人者,得之,作《辨狱记》以戒理官
前在西部,有中人建议广旁陵屋居,僦之取利,以荐园寝。
公上言神道尚静,今亟有兴作,牟细利,为家人烦亵之荐,非所以奉祖宗意。
于时近倖方用土木取功赏,书奏,皆惮其守正。
中宪日,属玉清昭应宫灾,诏以卫卒及掌事者付台劾火起状。
太后临政,谓公曰:「此人火,非天灾,必戮守卫者」。
公上疏曰:「昔鲁桓、僖宫灾,孔子以为桓、僖亲尽,当毁者也。
辽东高庙及高园便殿灾,董仲舒曰:『高庙不当居辽东,高殿不当居陵旁』。
故天灾若语此宫所建非应经义,望以臣议下大臣,茍不合故典,请归田里」。
时议者或云宫当修复,大臣虽以财费不充沮之,未有斥言不当建者。
及公援据经典,辞颇切至,上及太后皆感悟,薄前守卫者罪,修宫议亦寝。
明道中,岁旱,公以成汤六事为言,且云:「今一岁四赦,则政不节,一事也,愿深以五事为戒」。
河阳,会遣使济渎祠醮,公上言岳渎山川自非时祀,请罢勿祀,以息扰下之弊。
公坐莱公,去京师十年,天下有宰相望,士大夫惜公且老,惧不克相,延企者久之。
及晚节登用,虽以东宫之旧,上雅意所属,然亦公议有在焉。
尝以人臣患不节俭,深自亏损,在京师居第隘甚,起居常一室,中厩唯二马,食无重肉,处之泰然,矫时之为也。
笃于朋友,乐周其急。
治家甚严,退居私庭,诸子甥侄,横经侍席间,命次子鼓瑟以自娱,终岁无丝竹之乐。
中营小园,归意甚决。
末年恩礼愈极,终不得谢,有志弗就,良足悲已。
初夫人石氏,平原郡
次夫人寇氏,冯翊郡
子二人:益恭,虞部员外郎,孝谨温厚,得其家法;
益柔,右赞善大夫,笃学好古,善自树立。
二孙:慎言光禄寺丞
慎行,太常寺太祝
女七人,适校书郎陈勘、将作监主簿赵士宗、殿中丞孙瑜殿直舜臣唐州推官尹宗济、光禄寺丞张宗简、将作监主簿陈安石
孙女四人,并幼。
公母弟映,试将作监主簿,早世。
有子二人:益谦,左侍禁
益冲,将作监丞
公所著文集四十卷,《两汉诏义》四十卷,《周书音训》十二卷,《唐书备问》三卷,《群牧故事》六卷,《庄子指归》三篇,《列子指归》一篇。
再使北虏,作《戴斗奉使录》二卷。
公既葬二年,虞部君泣谓某曰:「先君素慎密,在中书枢府,为上谋虑,虽子孙莫得闻,故嘉言密论,无一传者。
在任他官,多用章疏论事,命从子益冲书之,益冲密留其藁,今颇得存。
及诸行事,皆世所睹者,大惧失其传。
故吏,当次之,将刻石以示后世」。
洙不敢让,并以世系官阀总载之,系以铭云:
惟君御臣,勿贰勿疑,知之厥艰。
惟臣事君,曰进曰退,处之惟难。
畴其知之,公始庶士,旅于外庭。
乃列从官,乃宾东朝,惟先帝明。
逮今皇圣,信之有初,保之有终。
乃翊大政,乃冠内枢,惟皇之聪。
畴其处之,公在中岁,官尝下迁。
不勉而和,匪畏而虔,秉常以坚。
亦既在位,帝咨考成,时唯典刑。
靡逸自居,靡高自名,竭忠以诚。
知臣处身,匪厥艰难,惟圣逮贤。
公实全德,颂之刻之,以永其传(《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二,明抄本。)
在任他官:四库本作「其任外官」。
镡津文集序绍兴四年九月 北宋末南宋初 · 释怀悟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
昔贤首菩萨于华严会中,以偈答文殊大士,赞菩萨能示同世间云:「雅思渊才文中王,歌舞谈说众所欣」。
信乎,文之能显道济物也。
岂独今之然乎?
自往古他方佛世无不然耳。
始余年少时,走四方丛林,寻访师友,务道专学,有效古高世僧万里求师之志,于稠人中沈沈自策其气志。
上将军负所欲建立邦家之意,前迈敌国,而且战且行,不遑食息也。
闻所谓东山明教禅师之高文卓行,道迈识远,凡获见其所著文画,莫不录叙而秘藏之。
及于钱唐灵隐山,得嘉禾陈令举所撰师之《行业记》石刻,末云师自《定祖图》而下谓之《治平集》,又有《嘉祐集》,总六十万馀言。
而其甥沙门法澄克奉藏之,以信后世。
继闻其广本,除已入藏《正宗记》、《辅教编》外,馀皆在姑苏吴山诸僧室藏之。
余固累遣人至彼山诸僧居历访之,而寂然无知其所在者,往往所委不得其人,失于护藏,而为好事者窃移他所也。
大观初,余居仪真长芦之慈杭室,于广众中得湖南景纯上人者入予室。
一日投一大集于席间,曰:「此老嵩之全集也,秘之久矣。
闻师切慕其遗文,愿以献师」。
余获之且惊且喜,念兹或天所相而授我耶!
若获至珍重宝。
自《皇极》、《中庸》而下,总五十馀论。
及书、启、叙、记、辩、述、铭、赞、《武林山志》与诸杂著等,一十六万馀言,皆旧所闻名而未及见者。
虽文理少有差误,皆比较选练诠次,几始成集,庶可观焉。
更冀善本较详,莫由得也。
后又遇周格非出守虔州回,得其《非韩文》三十篇,三万馀言。
又缘兵火失之,遂未能就其集。
近又得本于语溪东蓝彦上人,乃与余昔于匡山所得别本较之,文字亦甚疏谬,乃以韩文条理而正之。
然师之著述不得其传而散落多矣,如《天竺慈云法师行状曲记》、《长水暹勤二师碑志》、《行道舍利述》、《匡山道者碑》、《定祖图序》,皆余自获石刻而模传之。
今总以入藏《正宗记》、《定祖图》与今文集等会计之,才得三十有馀万,其馀则蔑然无闻矣。
如令举所记谓有六十万馀言者,今则失其半矣。
吁嗟惜哉!
今以令举所撰《行业记》标之为卷首,贵在见乎师之世系嗣祖、出世去留之迹,奇节伟行、高才胜德迈世之风焉。
乃以《辅教编》上、中、下为前三卷,以师所著之文,志在通会儒释以诱士夫镜本识心,穷理见性,而寂其妒谤是非之声也。
又以《真谛无圣论》缀于《辅教编》内、《坛经赞》后,以显师之志在乎弘赞吾佛大圣人无上胜妙幽远渊旷之道,不存乎文字语言,其所谓教外别传之旨,殆见乎斯作矣。
故其赞末云:「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传也」。
又曰:「圣人如,陶陶而发之也;
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
此谓终归乎静默焉。
故《真谛无圣论》结云:「凡圣知觉者,真谛之影响,妄心之攀缘耳」。
然有志于外文字之学者,览此二说,岂不少警于中乎?
其《辅教集》旧本,以累经镂板,故虽盛传于世,而文义脱谬,六十有馀处。
今皆以经书考正之,览者可以古本参读之,则其疏谬可审矣。
今自《论原》而下,至于赞辞,为十二卷,次前成一十五卷,昔题名《嘉祐集》者是也。
其《非韩文》,昔自分三十章,今为三卷,次前成一十八卷。
又得古律及山游唱酬诗共一百二十四首,分之为二,总成二十卷。
命题《镡津文集》,示不忘其本也。
然师常自谓人生世间,闲为第一,盖其自得闲中之趣。
故其所为之诗虽不甚丰浓华丽,而其风调高古雅淡。
至其写志舒怀,有迈世凌云之风,亦可想见其人也。
观师《与月公晦书》,自言「余志在《原教》,而行在《孝论」》。
余详考其书,则功在于《原教》、《非韩》,行在于《书僧》、即僧也者。
《孝论》,德在于志尚远公而题其《影堂文》,道在于《坛经赞》、《真谛无圣论》。
其文之高拔胜迈,绝出古今,则见乎《武林山志》。
故后叙谓「因风俗山川之胜,欲抛掷其才力,以收其景趣也,乃作《武林山志》」。
然求世之知言审音者,不亦难其人哉!
师自携书谒天子、宰相而下,凡所见则止以《正宗记》、《辅教编》而投之。
至于文忠公,则特献之新撰《武林山志》焉。
呜呼,文忠公谓「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辄可以口舌轻重之也」。
其《重读徂徕集》云:「待彼谤燄熄,放此光芒悬。
人生一世中,长短无百年。
无穷在其后,万世在其前。
得长多几何,得短未足怜。
惟彼不可朽,名声文行然。
谗诬不须辩,亦止百年间。
百年后来者,憎爱不相缘。
公议然后出,自然见媸妍」。
故师之于庆历间,始以文鸣道于天下。
然当是时也,宗儒束教辈,是非之锋、谤骂之焰纷然,而师终以是道发而著之为高文至论,乘风而殄之,蔑如也。
故后世学者有闻其风、务其道而瞩其文者,若脱冥游,望北辰,仰昭回也。
然兹姑以师之经世文章,恢弘辅赞吾如来、至圣之教之道,涉人间世而然也。
若其自所履蕴操守,则莹然若珠光玉采,日精月华,而不足以方其温润高洁明净也。
令举记其行业云:「师之所以自得而乐诸己者,盖不与于此中间。
虽以护法遭难,然其所谓珠光玉采,日精月华者,世虽见其有烟云水火,焚溺蔽亏之患,而其光采精华固莹如也」。
故师之自携书西上,献之天子,事毕,将东归山林,而大觉琏禅师赋《白云谣》以将师之行云:「白云人间来,不染飞埃色。
遥烁太阳辉,万态情何极。
嗟嗟轻肥子,见拟垂天翼
图南诚有机,去当六月息。
宁知絪缊采,无心任吾适。
天宇一何辽,舒卷非留迹」。
然则师之风貌声容,其所以出处,断可见也矣。
绍兴改元四年甲寅重阳后一日,书于禦溪东郊草堂之北轩
沙门怀悟
按:《镡津文集》卷二二,四部丛刊三编本。
诗一首 北宋 · 李淑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多罗(《补笔谈》作为官)四十年,偶未识摩毡(自注:时西戎唂氏子名摩毡。)
近有王宣政,时时与纸钱宋刘攽中山诗话》 《中山诗话》:刁景纯有见无类,必往复。归,每至三鼓。宋祁判馆,集僚属,而刁或连日不赴,因邀而谯让之。王原叔戏改杜赠郑广文云:“景纯过官舍,走马不曾下。蓦地趁朝归,便遭官长骂。”李献臣曰:我为足之云云。)
分析王安礼陈乞事奏元丰七年七月 北宋 · 张汝贤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七
臣追省当日所闻,大概正是安礼
因臣论奏王圭等诬上行私,辄有及臣之言,谓或议己,则当致害,又有御史「青虫可憎」之语。
臣以其意凡陋,固未尝尽列于朝。
旋观安礼,外虽狂率,中实奸险嫉忌,一言及之,必为中伤之计。
属者台谏相继罢黜,安礼盖有得色,尝以此誇衒同列之间。
臣自顾疏远,蒙陛下擢任不次,报宜如何,岂敢爱惜,以避安礼之暴横?
属闻此语,是亦安礼平日之常谈。
臣因上殿口奏者,独冀清衷照察安礼所存,实非愚臣茍用爱惜,捃摭非罪。
昨因察按论列宰臣执政官陈乞差遣,而安礼两次并是违法,都省特旨旧例直行指挥,具钞拟差。
臣职在言责,岂敢有隐?
乃实出于至公,未尝率情快忿。
安礼恶其及己,必欲置臣于罪。
莠言自口,轻躁无耻,昔所未闻。
安礼素行贪秽,所至狼籍。
名在儒馆,则日出游于淫舍。
湖州润州,身任太守,娼女共政,淫秽不忌。
陛下始以其兄安石之故,略其旧恶,擢置政府
安礼恶不可掩,罪不可解。
润州日,部内致仕官刁约馆阁故老,安礼以丈人行事之。
安礼数饮家,辄私其侍婢。
死,乃以主丧为名,诱略其婢王氏、谢氏二人以归,今二婢在家。
王氏仍已有子,闺门之内,数致忿争,至或挟持私事,欲以告官,而安礼多方以捍之。
盖取之不正,则势必至此。
安礼修身治家如此,其能为陛下正百官、理万民乎?
安礼与其兄安国,素不相能。
及闻其丧,无甚哀蹙,丧假仅满,呼妓女燕饮,嬉笑自若。
安礼于所厚者薄,其能为陛下励风俗、劝忠义乎?
安礼喜结四方豪富,如杭州俞缗,东南大姓,贾贩小人,未尝为安礼门客,特以贿交,去岁大礼,遂奏缗为假承务郎
安礼黩货如此,非能为陛下守法令、杜请托乎?
执慈寺僧词海,乃异时安礼淫污之渊薮,出入安礼家,人不可问,道故时淫邪之游以为笑乐,无所不至。
安礼自秉政以来,何补国事?
惟自顾行实如此,则无以压服人言,故扬虚声,取悦流俗,牢笼士大夫,以卖恩招权,歛誉在己,归谤朝廷。
安礼辨事乱实,阴计害物,故士大夫莫不畏其凶燄。
安礼平居犹恟恟不自安者,独以臣辈尚在言路,轧其奸萌。
窃惟御史耳目之官,本许风闻言事,惟禁中语不可泄漏。
至于大臣之言,虽涉诋毁,既非亲闻,自不合坐,则传言之人,又何罪焉?
臣前所闻,既未尝论列,而陛下亦不以此为安礼之罪。
安礼遽乞付有司根究者,意谓就使是实,于己无罪,但欲有司承望风旨,曲求差互,使罪之所归,不在于臣,则在于传闻之人。
如此,则安礼别有罪恶,谁敢谈说?
御史位卑而无权,不足以动事,惟执政大臣喜怒,能为天下祸福。
身居至近,势轧人主,则防检之道,不得不严。
故责在御史绳奸纠慝,以坐制其非心。
安礼乃恃大臣之威,欲以钤制御史,杜绝言路,则安礼之志,殆将何为?
刁景纯挽歌词二章 其一 1077年 北宋 · 曾巩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史观郎闱得谢归,桓桓筋力未全衰。
园林笑傲笙歌拥,山水追寻几杖随。
尺牍百封虚有意,文章十帙更传谁?
余花自出藏春坞藏春坞景纯自名其所居也。),一点青灯照繐帷(陈遵善书,与人尺牍,莫不藏以为荣。又云:“遵日作书数百封,亲疏各有意义。”白乐天无子,其诗云:“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与荫谁?”景纯善作书,亦无子,故云。)
越州鉴湖图序熙宁二年1069年冬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三、《元丰类稿》卷一三、《曾文定公集》卷七、《曾子固集》卷二四、安刻《南丰曾先生文粹》卷三、《会稽掇英总集》卷二○、《鸡肋编》卷中、《嘉泰会稽志》卷一三、《玉海》卷二三、《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七、《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一六、《八代文钞》第三二册、《名山胜概记》卷一七、《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二九三、康熙《会稽县志》卷一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鉴湖,一曰南湖南并山,北属州城漕渠,东西距江,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之所为也,至今九百七十有五年矣。
其周三百五十有八里,凡水之出于东南者皆委之。
州之东,自城至于东江,其北堤石橽二,阴沟十有九,通民田,田之南属漕渠,北东西属江者皆溉之。
州之东六十里,自东城至于东江,其南堤阴沟十有四,通民田,田之北抵漕渠南并山,西并堤,东属江者皆溉之。
州之西三十里,曰柯山斗门,通民田,田之东并城,南并堤,北滨漕渠,西属江者皆溉之。
总之,溉山阴会稽两县十四乡之田九千顷。
非湖能溉田九千顷而已,盖田之至江者尽于九千顷也。
其东曰曹娥斗门,曰稿口斗门,水之循南堤而东者,由之以入于东江。
其西曰广陵斗门,曰新径斗门,水之循北堤而西者,由之以入于西江
其北曰朱储斗门,去湖最远。
盖因三江之上、两山之间,疏为二门,而以时视田中之水,小溢则纵其一,大溢则尽纵之,使入于三江之口。
所谓湖高于田丈馀,田又高海丈馀,水少则泄湖溉田,水多则泄田中水入海,故无荒废之田、水旱之岁者也。
繇汉以来几千载,其利未尝废也。
宋兴,民始有盗湖为田者,祥符之间二十七户,庆历之间二户,为田四顷。
当是时,三司转运司犹下书切责州县,使复田为湖。
然自此吏益慢法,而奸民浸起,至于治平之间,盗湖为田者凡八千馀户,为田七百馀顷,而湖废几尽矣。
仅存者,东为漕渠,自州至于东城六十里,南通若耶溪,自樵风泾至于桐坞,十里皆水,广不能十馀丈,每岁少雨,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矣。
自此以来,人争为计说。
蒋堂则谓宜有罚以禁侵耕,有赏以开告者。
杜杞则谓盗湖为田者,利在纵湖水,一雨则放声以动州县,而斗门辄发。
故为之立石则水,一在五云桥,水深八尺有五寸,会稽主之;
一在跨湖桥,水深四尺有五寸,山阴主之。
斗门之钥,使皆纳于州,水溢则遣官视则,而谨其闭纵。
又以谓宜益理堤防斗门,其敢田者拔其苗,责其力以复湖,而重其罚。
犹以为未也,又以谓宜加两县之长以提举之名,课其督察而为之殿最。
吴奎则谓每岁农隙,当僦人浚湖,积其泥涂以为丘阜,使县主役,而州与转运使提点刑狱督摄赏罚之。
次山则谓湖废,仅有存者,难卒复,宜益广漕路及他便利处,使可漕及注民田里,置石柱以识之,柱之内禁敢田者。
刁约则谓宜斥湖三之一与民为田,而益堤使高一丈,则湖可不开,而其利自复。
范师道、施元长则谓重侵耕之禁,犹不能使民无犯,而斥湖与民,则侵者孰禦?
又以湖水较之,高于城中之水,或三尺有六寸,或二尺有六寸,而益堤壅水使高,则水之败城郭庐舍可必也。
张伯玉则谓日役五千人浚湖,使至五尺,当十五岁毕,至三尺,当九岁毕。
然恐工起之日,浮议外摇,役夫内溃,则虽有智者,犹不能必其成。
若日役五千人,益堤使高八尺,当一岁毕。
竹木之费,凡九十二万有三千,计越之户二十万有六千,赋之而复其租,其势易足,如此,则利可坐收,而人不烦弊。
陈宗言、赵诚复以水势高下难之,又以谓宜修吴奎之议,以岁月复湖。
当是时,都水善其言,又以谓宜增赏罚之令。
其为说如此,可谓博矣。
朝廷未尝不听用而著于法,故罚有自钱三百至于千,又至于五万,刑有自杖百至于徒二年,其文可谓密矣。
然而田者不止而日愈多,湖不加浚而日愈废,其故何哉?
法令不行,而茍且之俗胜也。
谢灵运宋文帝会稽回踵湖为田,太守孟顗不听,又求岯崲湖为田,又不听,灵运至以语诋之。
则利于请湖为田,越之风俗旧矣。
南湖繇汉历吴、晋以来,接于唐,又接于钱镠父子之有此州,其利未尝废者。
彼或以区区之地当天下,或以数州为镇,或以一国自王,内有供养禄廪之须,外有贡输问遗之奉,非得晏然而已也。
故强水土之政以力本利农,亦皆有数,而钱镠之法最详,至今尚多传于人者。
则其利之不废,有以也。
近世则不然,天下为一,而安于承平之故,在位者重举事而乐因循。
而请湖为田者,其语言气力往往足以动人。
至于修水土之利,则又费材动众,从古所难。
郑国之役,以谓足以疲秦,而西门豹之治邺渠,人亦以为烦苦
其故如此,则吾之吏孰肯任难当之怨,来易至之责,以待未然之功乎?
故说虽博而未尝行,法虽密而未尝举,田者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废,繇是而已。
故以谓法令不行,而茍且之俗胜者,岂非然哉!
夫千岁之湖,废兴利害,较然易见。
然自庆历以来三十馀年,遭吏治之因循,至于既废,而世犹莫寤其所以然,况于事之隐微难得而考者,繇茍简之故而弛坏于冥冥之中,又可知其所以然乎?
今谓湖不必复者,曰湖田之入既饶矣,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
夫湖未尽废,则湖下之田旱,此方今之害,而众人之所睹也。
使湖尽废,则湖之为田亦旱矣,此将来之害,而众人之所未睹也。
故曰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而非实知利害者也。
谓湖不必复者,曰益堤壅水而已,此好辨之士为乐闻茍者言之也。
夫以地势较之,壅水使高,必败城郭,此议者之所已言也。
以地势较之,浚湖使下,然后不失其旧;
不失其旧,然后不失其宜,此议者之所未言也。
山阴之石则为四尺有五寸,会稽之石则几倍之,壅水使高,则会稽得尺,山阴得半,地之洼隆不并,则益堤未为有补也。
故曰此好辨之士为乐闻茍者言之,而又非实知利害者也。
二者既不可用,而欲禁侵耕,开告者,则有赏罚之法矣;
欲谨水之畜泄,则有闭纵之法矣;
欲痛绝敢田者,则拔其苗,责其力以复湖,而重其罚,又有法矣;
或欲任其责于州县与转运使提点刑狱,或欲以每岁农隙浚湖,或欲禁田石柱之内者,又皆有法矣。
欲知浚湖之浅深,用工若干,为日几何;
欲知增堤竹木之费几何,使之安出;
欲知浚湖之泥涂积之何所,又已计之矣。
欲知工起之日,或浮议外摇,役夫内溃,则不可以必其成,又已论之矣。
诚能收众说而考其可否,用其可者,而以在我者润泽之,令言必行,法必举,则何功之不可成,何利之不可复哉?
巩初蒙恩通判此州,问湖之废兴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实者。
及到官,然后问图于两县,问书于州河渠司,至于参核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
故为论次,庶夫计议者有考焉。
熙宁二年冬卧龙斋。
其四 北宋 · 宋敏求
千岩相望蔽松筠(题刁约藏春坞
按:元脱因《至顺镇江志》卷二一
刁景纯学士寄示嘉篇述前后过颍游览之乐不鄙虚陋曲蒙推奖感叹不足辄用本韵通成五十仰答来贶 北宋 · 苏颂
 押词韵第十一部
昔岁寓文馆,雅志慕藩屏。
尝闻近畿州,胜绝惟南颍。
十年走京华,官局苦閒冷。
欲求一麾去,数奏囊章请。
适会择兹守,乘时窃侥倖。
君相宠儒林,念久贷愆眚。
旋蒙左符赐,上戴天恩并。
扁舟促行役,洪渠逐奔猛。
飘然离尘嚣,有若出机阱。
从容光景多,历览江山迥。
去都时值秋,到官月逢寎。
此邦信名区,民愿俗无警。
昔守皆巨公,今犹蒙镇靖。
非才偶承乏,继治实多幸。
前贤有规模,遇事见要领。
因此颇閒暇,得以探物景。
溪湖绕郡郭,台榭跨冈岭。
春媚花百名,秋香十顷。
野色连莽苍,水容迷渌净。
虹驾逵路长,鹢泛源流永。
幽寻穷胜处,登陟疲足胫。
适意自留连,对人成诧逞。
是时汴流阻,北客多过境。
景纯山阴,前旆亦南骋。
予逢丈人行,再拜肃襟袊。
君待同舍生,抗礼均侪等。
公斋荐具薄,主席奉陪鼎。
馈以清淮鱼,报我龙山茗。
西园复追从,继日承音謦。
胸怀坦而夷,不事畦与町。
杯盘命镌简,丝竹烦正订。
横管教吹羌,新声赏歌
善谑剧笑谐,尽欢忘醉醒。
自兹别经秋,多故值忧梗。
七月会同轨,远臣伤吊影。
交旧少经涂,酒希但虚皿。
兀然坐空閤,何异蛙在井。
故人勤眷盼,尺书询动静。
新诗三百言,斫句露锋颖。
念旧起悲伤,曾游皆记省。
眷予忝畴曩,被爱逾踵顶。
感嘅知己心,中藏聊自儆。
景纯阁老,二纪酬申丙。
当年文雅誉,久合登西省
心贪为郡乐,旌旄屡操秉。
徊翔成淹留,前辈今谁并。
复闻乞淮藩,早已饰归艇。
南河如可棹,北渡时引颈。
溪亭待清扫,宾具重消(道光本作修)整。
还当揖前尘,晤语慰悬耿。
大夫七弟有庆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韵和之 北宋 · 苏颂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勿谓衡茅陋,门墙亦仅全。
山连京岘外,水接漕渠边。
乔木傍行列,幽花晚秀妍。
子孙环舍后,兄弟对斋前。
树果非求息,临流靡察渊。
卜邻同晏宅,任地得周廛(自注:城中多屯田地,所居系两税。)
往复康庄路,过从乡里贤。
招来三径士(自注:见《明山宾传》。),疏引一人泉(自注:东园小池微有泉水。)
金谷虽惭石,蜗庐已胜先(自注:焦先。)
烝尝时近享,香火道心虔。
左右冈兼阜,纵横陌与阡。
思归诚久矣,到此是终焉。
篱援丛芳枳,庭除绕碧鲜。
尚之南学远,休琏北邙偏。
街柳长垂带,堤榆未坠钱。
窗閒靖节傲,梧老惠施眠。
去国魂劳断,铭恩骨待镌。
幸安蓬户奥,乌用铁枢坚。
刁岭东隅见,林庄几世传。
杉松高掩抱,岩麓势联绵。
构筑多遗址,经营信昔缘(自注:予营此居有年矣,初惟得一山麓地,甚窄。刁景纯学士柳南数亩相助,其后又买十馀契,方稍完。考其旧址,皆南唐林太师仁肇故园宅,板筑时犹得旧砖瓦。林亦温陵人而家此,今予居有之,信非偶然耳。)
毋劳借官地(自注:裴子野借官地数亩,为茅屋而居。),便可入寥天。
歌哭于斯室,耕桑待有年。
谁知真趣在,平地即神仙。
七弟示诗后又改缘字为川字因再次韵 北宋 · 苏颂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幽栖新得地,朴饰敢求全。
一亩真儒有,三年近道边(自注:营构此居已三年矣。)
锄荒还见旧(自注:地本蔬圃,平治见砖甓,乃是林太师旧宅。),革陋遂成妍。
栋宇依岩畔,烟云入槛前。
人非胜土木,心每惧冰渊。
州处来閒燕,山居隔市廛。
轩窗横列岫,屏嶂对先贤(自注:近造十屏,画昔贤事迹,以为座右之戒。)
念昔初经始,惟蕲远水泉。
丘园宁待贲,宗庙贵为先。
幸免灵台寄(自注:后汉第五颉乡里无田宅,寄止灵台中。),重叨真室虔(自注:予一领集禧,再叨中太一宫。)
颐生无异术,送死有新阡(自注:近得乐安亭山,亡室葬于彼。)
世虑都忘矣,劳生此息焉。
道腴甘淡薄,食邑减芳鲜。
士誉言功德,僧谈半满偏。
未从招隐客,不费买邻钱(自注:谓刁景纯辍地相助,欲以结邻。)
昼静龙须坐,宵寒龟壳眠(自注:近创蒲团纸帐。)
藉莎毋剪薙,即石不磨镌。
假职恩良厚,归田志益坚。
秋毫知帝力,清白自家传。
吾弟欣堂构,长言纪瓞绵。
思亲乐京口,怀土限闽川
江左步兵华阳小有天
衔杯蠲痼疾,行药助修年。
更有扶衰物,邻家十八仙(自注:前日会王正仲家,众客评酒品十八仙,清而味美,饮之不病。)
李惟改字说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七二
李君名惟几,字景纯
问于予曰:「吾幼而名,壮而始字。
夫字所以识其名而称表之,古人又从而有规诫之说。
今惟几之字景纯,既无识惟几之意,又非所以称表规诫之道,吾将易之久矣。
愿吾子择其宜称者,为惟几之字焉。
非特以其所表,然亦将蕲所谓自诫者于吾子耳」。
予始重违其请,又推朋友相字之说,在礼则然。
而况李君才具优敏,心志通达,策名从宦,有文而能政,斯足称道者
又予顷年与之举进士,以里中子论交甚笃,则正名为字之说,今不得而辞也。
夫所谓几者,在事隐微而与知之之词也。
故《易》曰:「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书》载大禹之《谟》曰「惟几惟康」云尔者,盖戒舜,念虑几微,然后保其安康之谓也。
又舜作歌自戒,亦曰「惟时惟几」者,舜以庶工既谐,事之当戒者,在知时几微而已。
仲尼称颜子之善曰「其殆庶几」,谓其举动言行能虑之于微,则其著也蔑有过事之谓也。
是则几之义远矣。
渊乎古之圣贤之治天下也,事君也,修身也,未有不念于是焉,而臻其极致也。
且圣人之几,蕴乎诚明;
贤人之几,发乎思虑。
蕴乎诚明,则不思而适乎中,不勉而同其道,所谓知几其神者也。
发乎思虑者,由勉焉而后得戒焉,而后弗失。
其颜氏之庶几乎。
在《易》则曰:「不远复」。
在《礼》则曰:「择善而固执之」。
夫行之而弗思,何曰能复?
复之而弗慎,何云固执?
盖颜子拳拳于斯,未尝少过,故谓之「殆庶几」者,岂其思之详而慎之至也欤?
噫!
事之未彰,横乎思虑。
是虽圣人、贤人且犹念之、戒之,勤勤若是,况众人而不慎哉,李君既求字于予,因以求其诫焉,是不忘乎立身之道也。
予又以朋友之义,不得而让,故推原其说,兼举《易》与《书》之事以告之,而命其字曰仲思
庶乎李君早夜念焉,远慝而就正,由是而之道云。
东山长老语录序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三八、《苏魏公文集》卷六七
宣城太守史馆刁公景纯,始辟东山宝惠佛寺为禅居,疏召海惠师居实以主之,徇众欲也。
东阳右姓,双林净徒。
少游诸方,遍参知识,最后得法于琅琊惠觉禅师
世所谓临济宗门而南院后裔者,师其流也。
自涖丛林,宜扬佛道,一音既演,四众毕臻。
谷洪钟,有来斯应。
量根器之浅深,随机缘而引导。
晨咨夕叩,虚往实归。
如是累年,大振宗旨。
虽道本无体,非文字谈说之可明;
而人亦有言,故应对酬酢之不一。
于是有《升堂答问》洎《入郡》、《揭榜》等语录三卷传焉。
其说曰:庶品万形,同出一姓,无古今远近之别,无高下细大之殊。
达其指归,则六合内外不离乎方寸;
局于形器,则一念起灭已隔于多生。
至人冥观,动与理会,以为独善不若利人,以心传心,其来有自。
后之学者,返本循元,一悟真空,无复馀事。
如深夜出晓,迷途得归,非敢默默不传。
此无量善知识,所以祖述于玄纲,而大资政南阳公所以不吝于言语也。
公以文章器业翊亮三朝,入辅出藩。
自蜀移越,每经纶制置之暇,教条宣布之馀,游心定慧之门,得意言象之表。
于是禅流辐辏,争望门庭,迅机电激,动形篇什。
其在剑南,则有与峨眉中白洎郡僚府佐往复抑扬及拈提古语,别为两集。
其在镇东,则有与法云重喜唱和,杂述幕府记录,镵于丰碑,秀句英辞,播在人口。
丛林驾说之盛,不愧于昔贤;
宰官倡导之风,复见于今日。
某忝邻对境,稔熟传闻,限有带水之遥,末由丈席之侍。
蒙寄墨本,实会初心。
未几,令侄先辈东来见过,因语及此,且曰向之两集,有蜀州吴醇史君、秘阁文与可作序印行;
今兹唱和,石刻之外,复盈缃帙,亦将镂版,见属冠篇。
某游公之藩,盖有年矣;
聆师之誉,固无间然。
不见异人,既得书而启发;
以为作者,宜序事以著明。
大凡偈、颂、赓载总若干首,其馀觌面高谈,随机纵辩不立于文字者,则不在焉。
庄生之得惠施,喜有忘言之对;
谢安之支遁,将期尘外之狎。
贤德相值,今古同风。
况公夙殖德基,明见佛性,入游戏三昧,超圆顿一乘。
稽山之道场,付慧照之适裔。
彼上人者难为酬对,得大檀越共为證明。
异时挥麈之间,皆契投针之妙,人境不夺,照用同时。
宾主历然,言语道断。
非涉界境,自是己家。
消摇以游,造次于是。
其于道也,不亦广矣;
其于言也,岂可已乎!
门人某等以予于景纯有心照世交之契,于实师为道存目击之知,远诣京师,见求序述。
予以谓宣城山水之郡,古今故实之传,贤守高人,往往相值。
昔唐相裴休廉察,尝致黄檗、运公于开元道场以谈性理,故有《传心法要》,自序之。
景纯作镇,又为实师崇建法席,以唱宗风,复有兹录,见属鄙文。
予师心有年,辟道来达。
披文游目,兹见辩才之不穷;
贤今怀昔,良嘉名德之相遇。
姑用赞叹,思有激扬。
夫至理玄微,见于言者已为粗迹;
一时对问,序其事者岂尽端倪?
两皆虚谈,斯亦奚用!
然而空有互见,语嘿对持。
非因事而显发,孰见道之著明。
厕足致泉,无用所以为用;
因蹄得兔,忘言而后可言。
强为标题,已惭声缀,默识之士,愿姑妄听焉。
叔父卫尉寺丞景陵府君墓志铭元丰七年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二、《苏魏公文集》卷六二
叔父讳绎,字谋甫
谨案家谱,苏氏自唐许文正公瑰至叔父凡三徙籍,今为安州景陵人
许公之曾孙曰奕,元和中,终光州刺史,子孙因家于固始
光州之四世孙、赠隰州刺史讳益,自固始王潮,又为泉州同安人
实生我高祖卫府君讳光诲,国朝太平兴国初,从泉帅陈洪进入觐,以前漳州刺史左监门卫将军
生祭酒府君讳祐图,历漳州司马祭酒
复州府君讳仲昌,举贤良,擢进士第,逾月复落,换三班官
閤门祗候左屯卫将军提点荆湖南、北两路刑狱,知宜、邵、复三州。
复州年七十,叔父次第五,门中号七。
君少力学,有家法。
年十七,从进士,以病臂不克赴试。
遂弃词业,专精文史、阴阳、星历、占筮、术数,百家之言,靡不精造。
喜推考人生年月日时,以五行星数参验休咎,合若符要。
又学道家养生吐纳、禅宗止观传心之说。
因侍官景陵,在郡服先府君丧,遂占数焉。
方是时,我先人在翰林乾元诞节洎南郊礼成,皆得推恩子弟。
数欲荐仕,叔父辞以病,无妨他子弟之宜荐者。
先人善之,遂任幼弟綖及其子觊,皆为京司官。
自是叔父不复有荣进意,结宇近郭,辟为宾馆,躬殖财产,才取赡足。
日与乡人为饮食宴乐之好,凡宾客过从,无问高下色目,一接之以礼,至于馆饩祖行,亦不以菲废。
閒则谈道真,咀禅味,考运命,阅骨相,人有咨访,皆尽诚为之评析。
一经其品目,后悉如言,于是要涂要官使车过客至郡者必造其门。
若今门下章公子厚、枢密安公厚卿、龙图阁王公胜之,皆尝因使咨访,期以远到。
诸公至今称道不已,士论莫不伏其鉴裁也。
年少时,尤好黄白点化之术,一日有道人过之云:「我蜀人也。
今老矣,顾是秘诀,欲求人而授之,得其人,则我将逝矣」。
因命取水银一杯,坐间销为白金。
叔父惊异而未敢遽问,姑留寘于客馆,其夕道人奄化。
遂货其所销白金为之具衾槚,买地以葬,其资费适取足焉。
因欷曰:「兹事信亦命乎。
吾平生接方士多矣,无不恳祈而力为之,每患未尽其术。
今遇异人求我,而我不契其心。
岂其是道人先知数尽,假手于我以送终乎?
而吾不得受其术,是命不偶也。
何必复劳心乎」?
遂搜索故所蓄方药,尽焚弃之,终老不复语黄冶事。
闻者叹其信道笃而知命深也。
治平中,以觊升朝籍恩,大理评事致仕,再迁卫尉寺丞
居常起居无他苦。
一日婴小疾,遽令趣召诸子及外姻之在远者,俄而毕集,即语以后事。
翌日书禅偈一阕,舍笔而逝。
时熙宁十年某月某日也,享年七十有二。
婶氏刘,温州平阳县主簿讳半千之女。
平阳早有特誉,先祖同举直言,被召至阙下,会罢六科,从进士,一命而终。
婶氏柔婉和惠,善处家事。
方叔父闲居,延宾客,饮食欢酣,夜以继日。
如是数十年,而中馈未尝少乏,交亲称其贤明。
前一岁捐室。
三子:长曰頍;
季曰頠,皆举进士
仲即顗也,博学有文词,官至殿中丞,历监管局三司主簿,知汝州叶县
所至有治迹,公卿多器其才能。
方见任用,以二亲连丧,不胜毁瘠,逾月而卒。
一女,适承议郎太仆寺主簿张承嗣。
頍、頠力举襄事,以元丰七年某月某日,奉二亲葬于某县某乡某里,而顗祔于某方,从先志也。
某自总角即从叔父之教告,在子侄行待遇特异,自闻丧讣,以官守道远不得哭于灵帏,固以痛恨矣。
今先远有日,又不得挽柩执绋以尽哀情,其怆恸奈何。
窃惟叔父以文学遭圣世,曾不得一试有司;
以高行闻当时,而又不得一达朝廷。
终以末疾自弃,卷怀不用,事可惋也。
然端居里闾,閒燕自适,康宁寿考,终其天年,顾其所得亦不为少矣。
若考其所履,则在困而安,能任命也;
居遁不晦,善处穷也。
清高博识,似司马季主、严君平,而心无适莫,不厌远于尘俗;
文雅放达,似刘伯伦陶靖节,而躬蹈规矩,不轻傲于轩冕。
盖清机远览,俛仰随时,得君子出处之宜,达天命中和之理。
宜乎为宗族之矜式,而士大夫所以推挹也。
诸弟以某周知宗事,文志圹。
某虽粗记绪馀,而识致不敏,安得发明叔父高远之趣?
姑彷佛其言行,载之于铭。
铭曰:
古之君子,隐居求志
山林朝廷,山处一致。
或止或行,与时皆逝。
囿于物者,反为物累。
惟我叔父,行完道备。
学通精微,性资恬智。
初游词场,岂不欲仕?
遇困而休,非为傲世。
卜居江湖,弃遗势利。
造适交亲,笑谈道艺。
尊酒不空,清言有味。
士闻其风,不远而至。
子将人伦,景纯占筮,托意寓言,聊以卒岁,复魄沔阳,流光汉澨。
从子勒铭,以告来裔。
职方员外郎郭君墓志铭元丰七年四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九、《苏魏公文集》卷五九
尚书职方员外郎、知单州军州事东平郭君,以熙宁九年三月己未被疾不起于州寝,享年五十有五。
诸孤奉丧还郓,稿菆兴化僧舍。
元丰七年四月癸酉克葬于平阴县翔鸾乡大留里,从吉卜也。
先是,先公侍读既葬于县肥城里,馀三十年而太夫人尚无恙。
一旦弃诸孙之养,将谋合祔。
而视冢者曰:「旧茔地洿下而土疏恶,占宜改宅」。
去茔之北十里而近得今新域,于是合公夫人之柩厝大穴,而郎中洎职方君妇孙昭穆以从祔。
习士礼与通葬范者皆曰宜称,遂掩圹焉。
君之先世自阳曲徙东土,莱州莱阳县、赠尚书祠部员外郎讳宁,追封清河县太君张氏,曾祖考妣也。
解州解县、累赠礼部尚书讳禹偁,追封彭城郡太君徐氏、广陵郡太君王氏、睢阳郡太君宋氏,祖考妣也。
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累赠吏部尚书讳劝仁寿郡太君李氏,考妣也。
初名元赓字永叔
后从进士更名源明字潜亮
少自修饬,举措必践规矩。
接人无堕容,无儳言。
至讲论义理,则毅然不可抗夺。
秉笔为文章,不待师友之益而自成风格,既举有司,名藉场屋。
嘉祐二年春沈翰林遘、祖集贤无择主试别头,得君程文,置高等,又称诵于朝不容口。
既而擢第,遂为时闻人。
初,用父任将作主簿,三迁大理丞
历监曹、衮二州盐税、在京药蜜库
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颍叔辟掌机宜,辞不赴。
越州萧山县,县之宿豪有父子为奸利者,悉捕而寘于法。
有育孤女过时不嫁而利并其财者,谕以礼律,使倾赀以配良人。
太守刁约闻之曰:「郭萧山民望矣」。
尝舣舟馀杭津亭,闻客有后至欲泊者,亟徙以避。
杭守叹其不争,因榜亭为「让」,后避讳改曰「礼」。
归朝监永丰仓,累迁殿中丞太常博士
治平二年,用今丞相王郇公承学士诏荐御史,为监察里行,于时吕诲、范纯仁等六御史谏官,以议濮安懿王祔庙称号不合,相继罢职。
君受命之日,拜疏论列,以谓等忠言覈论,许国大义,可从可旌,无名斥去,望追还旧职而罢臣新命。
诏许上还除书。
今上登极,推恩由尚书屯田员外郎都官
唐质肃公中丞,奏请复台职,既参知政事,又荐升任,遂擢知华州
秦凤副总管主回易吏过郡,监税钱夔以不即赴务解州,州鞫回易如法,又投阍人以引入城不得为漏税。
夔阴以状白提刑雷周辅,移劾旁郡。
周辅适至,辨争不胜,奏以为询詈使者,而郡官亦上其事,至遣使即讯,君卒不自直。
遂免所居,监淮阳军酒税,而周辅亦坐挠法罢任。
君不以左官芥蒂,晨入暮出如常僚。
本道安抚、监司交章其办职,满二岁,移知汝州
州卒有戍边者厌苦其主帅苛暴,群诉于前,辞涉犯上。
既罢,更有密旨诛及党辈。
公察非辜,议为奏请,会有德音,原贷者甚众。
岁馀,迁滨州,不行。
单父
未几,召权三司度支判官,以亲年恳,朝廷嘉其诚孝,听仍旧任。
俄而改职方以卒。
君趣尚高爽,不以得丧婴心。
力学稽古,常欲见于行事。
故立朝在仕,勇于敢为而无所避惮。
熙宁初,转对,上封言五事:一曰抚远人,谓解西师以弭边患;
二曰惇礼范,谓大臣年至请老以全名节;
三曰信命令,谓任官出令,执政审可然后奏行;
四曰正刑辟,谓监司失职,宜随事轻重以行责降;
五曰澄吏源,谓恩泽入仕路之猥众,宜有裁损。
又谓天变地震,皆阴侵阳、臣强兵挫、边裔内侮之应,望责任宰相内修治道,外戒兵备,以消厌未萌。
大抵指切时事,忠精无隐,观其可以见其志矣。
平生与游,多一时方劲之士。
瀛帅李师中诚之尤相厚善,诚之贬官过单,留连累月,涕泣不忍别。
盖趣舍同而久要固也。
素通术数,深信定分。
疾且革,取其书阅之,欷歔反面,不复有言,嗒焉委顺。
非笃于信道,渠能臻此。
惜乎年与位皆负其实,使不得大施于时,此士友所以叹惋也。
夫人李氏,工部侍郎应机之孙、大理评事咸宁之女,前十六年卒。
子男五人:曰茂倩,河南府法曹参军
次曰茂恂,奉议郎提举陕西马监牧司公事;
次曰茂泽,承事郎
次曰茂曾、次曰茂雍,未仕。
女五人:二早亡;
次适奉议郎孙亚卿封文安县君,后君六年卒;
次适宣教郎苏熹;
次在室。
孙十四人,孙女九人。
初,侍读公之薨也,君援学士褒恤例请于朝,特诏赠礼部侍郎
君亡之五年,茂恂为秘书丞,加赠都官郎中
而茂恂未登朝时,与其弟茂泽怆夫人之不逮养,各以当迁一官求换邑,封仙源县君
它日又进封陇安县太君
积善贻庆,子孙善守家法,宦学相继,可谓有后矣。
予与君世契且亲,义分尤著。
诸孤方图不朽,猥以见属,摭实叙事,继之以铭。
铭曰:
郭氏系周,胙土于武。
仲叔二虢,叔谓鼻祖。
平王之东,绝而复封。
谓虢为郭,遂启厥宗。
分支别派,燕隗齐最。
东都况、躬,西京钦、解。
杜陵颍州,盛于历代。
爰分汾阳,为唐上宰
本朝甲族,太原东平
武惟右戚,文则贰卿
于显二卿,逢辰远至。
实生二子,为时良器
伯也清方,隐吏潜郎
仲氏亮直,名称最良。
仲之立朝,不饰不矫。
屡抗封章,帝用褒表。
躬虽远臣,心不忘君。
再辞台省,荐升长人。
两守藩郡,仁声益振。
才高命屈,卒亦难进。
曲阜崇冈,在汶之阳,祖孙同域,龟筮袭祥。
其祥谓何?
百世之裕。
令名不泯,兹丘益固。